路遥稿费不低为何穷困?只抽好烟一天3包,6年烟钱够买几套房产

发布日期:2024-11-04 04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05

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

路遥

“人在其他方面都可以随意,但就抽烟这件事,不能随意……我最喜欢闻的,就是写作时浪费的那支烟的味道。”

路遥的烟瘾很大,大到生病住院的时候,都要背着护士偷偷在病房吞云吐雾。

他可以省吃俭用,不图吃穿,可在抽烟这方面,是万万不能省的,甚至抱着该花就花的态度。

文学界一度有戏言称:路遥,一个因抽烟而破产的大大!这话虽然听着夸张,但一点也不夸大。

路遥作为国内知名作家,稿费不菲,却被评为“最穷的大作家”,他的贫困和抽烟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!

今天,就以“烟”为切入点,聊聊路遥为什么这么穷困?以及他的“抽烟金钱观”。

1949年,路遥出生在陕北一个偏僻的农村,是那块贫瘠土地上的赤贫,“贫穷”伴随了他整个童年乃至人生。

七岁那年,家里揭不开锅,走投无路之下,父亲只能将路遥过继给大伯。

那天,他被父亲牵着往大伯家去,路上遇到一个卖油茶的摊子,父亲摸遍全身的口袋,找出了仅剩的一毛钱。

路遥乖巧地喝着父亲给他买的油茶,试探道:“您也喝一点吧。”

父亲推说自己不爱喝,说着转身抹了一把眼泪,这是路遥与父亲难得温情的记忆,也是为数不多的记忆,之后的日子里,他就跟着养父养母一起生活了。

年幼的路遥已经明白了“过继”的含义,可对于一个穷人家庭的孩子而言,除了听从,还有什么办法?

也就是这个似懂非懂的年纪,让路遥早早认识了贫穷的痛苦和无奈,以至于后半生都没能摆脱贫穷的阴影,和被过继带来的巨大隐痛。

过继之后的日子也没有太好过,大伯家的情况只是略好一些,能勉强供他读小学。

因为家里穷,每天只能靠硬邦邦的杂面馍馍果腹,路遥正值长身体的年纪,每天都饿得像只小仓鼠,只要一下课,就绝望地飞奔到野外,寻找野雀蛋或能吃的野果子。

有家境好的同学作弄他,吃白馍馍的时候,看见一旁的路遥,就会将白馍馍扔到地上:“王卫国(路遥本名),你想吃吗?趴在地上学一声狗叫,我给你喂一块。”

疯狂的饥饿感,让路遥丧失了所谓的“羞耻心”,他不想吃嗟来之食,可更想活着。

于是,瘦弱的少年趴在地上,学一声狗叫,在周围的起哄嘲笑声中,默默吃掉了“救命的白馍馍”。

对于路遥而言,尊严,是最廉价,也是最奢侈的!

当时同龄的孩子,总喜欢在口袋里装上几枚硬币,走起来叮呤咣啷的,很是神气。

路遥创作时期的老照片

路遥看的心中羡慕,少年人的自卑让他抬不起头,为了不被周围人比下去,他偷偷在口袋里装上螺丝钉。

他用最拙劣的手法,捍卫自己最敏感,也最脆弱的自尊心,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小升初那年。

家中一贫如洗,养母为了给他凑学费,借遍了一村的亲戚,鞋跟都磨破了。

养父只能劝路遥:“做个农民吧,像祖祖辈辈一样,接了我们的班,你也能赚口饭吃。”

可路遥不甘心,不甘心就这样做一个农民,一辈子在黄土地里刨食,永远抬不起头,他想改变自己的命运,读书是唯一的捷径。

尽管养父不赞同他参加小升初的考试,路遥还是偷偷混进了考场,等成绩出来的时候,他被县里最好的中学录取了。

养父看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,和儿子倔强且哀求的小脸,只能咬牙点头,让他再读几年。

那几年里,全家人都勒紧裤腰带,路遥每天除了上课学习,只要一有空,就跑到野外挖野菜充饥。

黑暗而无望的日子,让路遥看不到未来的希望,只能一遍遍安慰自己:会好的,一切都会好的!

19岁那年,路遥终于等到了人生第一次“转折”,他凭借着优秀的成绩和卓越的能力,拿到了县里唯一一个招工名额。

那个年代,有了这个名额就意味着摆脱了农民的身份,不用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,可以跟城里人一样吃“皇粮”了!

只是这份喜悦没持续几天,路遥就拱手送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名额。

彼时他正和初恋情人林红热恋,青年一贫如洗,却又想给女孩最好的,最后,只有送去这珍贵的指标。

朋友都劝他不要这样:“万一她将来飞了,不就鸡飞蛋打,赔了工作,还丢了女人!”

可陷入热恋的人都是不理智的,路遥的想法很简单,他只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,给心爱的女孩最好的一切。

只可惜,他的一腔真情,没能获得同等的回馈。

女友去铜川工作后,联络的书信越来越少,最后,是一封断绝关系的分手信……

路遥悲痛欲绝,差点崩溃要自杀,幸亏好友曹谷溪极力劝说,他才放弃寻死的念头。

这段苦涩的爱情经历,加重了路遥苦难人生的“厚度”,成了又一个不可言说的隐痛。

好在上天还是眷顾他的,情场失意的路遥,迎来了事业的“小春天”!

因为在铜川的工作丢了,他只能回家务农,闲暇的时候,凭借对文学的喜爱和卓越的才华,创作了多篇优秀文学作品。

这些作品陆续在期刊上发表,路遥成了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,正式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。

1973年,路遥被延安大学中文系录取,在校期间,他结识了众多优秀的名人作家,也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名著,这些都对他的文学事业,产生了深厚的影响。

随着文学成就的日益丰硕,一沓沓稿费也收入路遥的腰包,那些年里,他还和北京知青林达步入了婚姻的殿堂。

按理说,路遥事业爱情双丰收,今后的路应该会越走越顺,越走越远,可现实并非如此,苦难始终如影随形。

1983年,路遥的中篇小说《人生》获奖,那是确定他在中国文坛地位的决定性奖项,意义非同一般。

可收到通知之后,路遥苦恼不已,因为他没有去北京领奖的路费!

无奈之下,路遥只能打电话向弟弟王天乐求助,王天乐是铜川矿务局的采煤工人,手头也不宽裕,辗转借了几个工友,才凑齐了500块钱。

幸亏弟弟及时将钱送到,路遥才买到去北京的车票,准时参加了颁奖典礼。

若非多年后,王天乐亲口提起此事,大家都难以置信,国内鼎鼎有名的大作家,居然连出门的路费都凑不齐!

可这样的事情偏偏是真的,还多次发生。

1991年,路遥的长篇小说《平凡的世界》,获得了第三届“茅盾文学奖”。

历史再次重演,依旧是去北京领奖,依旧是拿不出路费,依旧是向弟弟借钱。这次通话,兄弟两人隔着电话线,长久地沉默了……

最后王天乐找到了延安地委副书记冯文德,将哥哥去北京领奖的事情告知后,才凑齐了5000元现金。

王天乐拿着好不容易借来的钱,劝说哥哥:“你今后不要再获什么奖了,如果拿了诺贝尔文学奖,我可给你找不来外汇。”

这话虽是玩笑,却实实在在暴露了一个问题:路遥生活拮据,一度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。

很多人都搞不懂,路遥为什么会这么穷?

要知道,路遥写《人生》时,稿费就达到了千字一百的水平,一本小说一万三千字,他一共到手1300元的稿费。

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路遥当作家的收入,完全称得上是中产阶级,

日子过得艰苦,是因为他花销太大!

都说童年时越缺什么,长大后就越容易在意什么,年少时因贫穷造成的心理阴影,让路遥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达到了病态的程度。

1982年的时候,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咖啡为何物,国内的咖啡店更是少得可怜。

路遥却时髦地喝上了袋装的麦氏咖啡,有时候还喝雀巢咖啡,一买就是好几罐,出手相当阔绰。

就连外出参加会议,明明有安排好的伙食,路遥却坚决不吃,非要去西餐厅喝咖啡吃点心,随随便便一顿饭,就花掉小半个月的稿费。

更重要的是,他嗜烟如命,且只抽好烟贵烟,甚至高到了与其收入不相称的地步!

身边朋友抽金丝猴时,路遥抽更贵一等的黄果树;朋友抽黄果树时,他改抽三五;朋友抽三五了,他又抽上中华……总之一句话,要领先其他烟民,比别人高出一个档次。

若只是抽的贵也就罢了,一个月咬牙买上一两包也能接受,可他一天就是两三包的量,别人抽烟当过瘾,他抽烟当饭吃,一张张钞票都换成了“烟雾”。

有关注路遥的人特意算过一笔账,他在创作《平凡的世界》时,平均一天要抽两包烟,一包烟的价格在十块左右,总共创作了六年。

也就是说,单是写《平凡的世界》的六年里,路遥就抽烟花掉了四万多块钱。

这些钱放在当年,够买好几套房子了,而他一本书的稿费也才三万元,寅吃卯粮,也不怪他入不敷出,生活潦倒了!

身边的朋友都劝他:“为什么不降低烟的档次?”

路遥却自有一套“歪理邪说”:“只有抽着高档烟,才能营造一种庄严的心情;只有保持庄严的心情,才能进行庄严的工作。”

事实上,这些话只是表面原因,他抽烟不是生理上的需求,而是心理上的需求。

他对海波说过:“像我们这样出身的人,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,需要一种格外的张扬来抵消格外的自卑。”

抽好烟,就是路遥“张扬”的方式。

在他看来,当他抽五块钱一包的烟时,别人抽六毛钱一包的烟,那他给别人的烟,别人一定虔诚地接过去,而别人给他的烟,他可以选择不接。

这样对方不用谈判,就已经被这件“烟事”给压住了,而他就可以滋滋有味地边抽烟边看对方的表情,揣摩对方的心情……

这个荒诞的说法背后,暴露的是路遥自卑到骨子里的内心世界,只有抽好烟才能抵制内心深处的自卑。

他像一个别扭的“孩子”,致力摆脱贫困的阴影,却又讨厌金钱的“铜臭味”,在反复挣扎的过程中,继续贫困的生活!

路遥“畸形”的金钱消费观,让他的生活没办法摆脱真正的贫困,甚至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。

妻子林达忍受不了他的脾性,在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第二年,弃他而去。

《平凡的世界》是路遥的事业丰碑,也成了他的人间绝唱。

为了这本小说,他呕心沥血,拖着病体扛过了六年,如今虽然得了奖,身体却彻底垮了,老婆也跑了。

他住进了医院,陪伴他的只剩下手里的香烟!那段时间,应该是路遥最孤独痛苦的日子。

弟弟王天乐曾来探望路遥,可两人却因为之前借钱的事引发口角,弟弟想让他还钱,他却说自己没收到那么多钱,且弟弟四处打着他的名义借钱,损坏了他的名声……

是真是假,外人很难评定,但因为借钱的事情,兄弟两人彻底闹掰了。路遥躺在病床上痛骂弟弟忘恩负义,过河拆桥,王天乐一气之下,直接跟他断绝关系,此后再也没来医院探望过他。

路遥气鼓鼓地躺在床上,心中的憋闷只能靠香烟驱散,即便医生反复强调,他的病不能再抽烟了。

可既然时日无多,多抽一根和少抽一根又有什么区别?也只有抽烟的感觉,能让他暂时忘却人世的烦恼和苦难。

在吞咽吐雾中,路遥想起了女儿路远。

她还在上初中,正是需要家长关心的时候,可他和妻子婚姻失败,女儿被迫承受单亲家庭的苦楚。

路遥在医院

按照他和前妻的离婚协议,女儿的抚养权归路遥,可他已经病入膏肓,哪里还有精力照顾女儿?甚至都不敢让她来医院探望。

“我怕她看到我这个样子害怕,说不定我还能康复,能陪她过13岁的生日……”

从前路远一心扑在事业上,对女儿的关心太少,如今最担心的就是路远了,为此他不止一次拜托好友们:“我走了之后,请替我多关心一下远远……”

这时候的路遥,和世间所有的父亲一样,心心念念的都是尚未长成的孩子。

他挥霍无度了一辈子,也省吃俭用了一辈子,到最后连治病的钱都没了,却还省出了一万元留给女儿。

路遥在病房

病痛交加的时候,他还想起了年迈的养母,那个贫穷却勤劳的农村女人,呵护养育了他的人。

“把我送到我妈那边,她做的饭可好吃了,我吃上一个月,就能长胖不少,说不定病就能好了……”

只可惜,路遥没能见到女儿,将钱亲手交给她,也没能见到母亲,再尝一尝她亲手做的饭。

1992年11月7日,路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,他在病痛和孤独中,永远的闭上了眼。

路遥的陵墓

如果说人生是一个圆,那路遥的开始和结尾,都是一样的惨,兜兜转转了几十年,还是回到了最痛苦的原点,穷了一辈子!

多年后,他的忠实读者潘石屹去参观他的的墓地,看着简陋的墓地,忍不住泪流满面。

离开的时候,潘石屹留下了十万块钱和一句话:“修缮一下路遥的墓吧,他那么伟大,不该如此。”

路遥和他的文字一样厚重,就连苦难都是那么的发人深省,影响了无数读者!



热点资讯

普京态度180度大转变,中俄关系迎来新变化

1. 普京的转变,就像北极熊突然学会了跳舞,让人目瞪口呆。这位以强硬著称的领导人,突然间对中国频抛橄榄枝,这背后的故事,绝对不简单。 2. 国际关系就像是一盘棋,普京的这一步,走...

相关资讯